量子密钥分布(QKD)[1-4]旨在使物理定律保证的安全性进行确定的通信,即使在存在具有出色计算能力的窃听器的情况下。其最常见的实现利用了用C频段光携带信息[5]或光学相[6]的C型带光携带信息的纤维光通道。即使在被动传输中,当事方之间的易于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参考[9],因此前者的自由度是有利的[7,8]。后者可以通过“ twin-field”(TF)QKD [10]实现有益的率距离缩放,并导致了近年来创纪录的距离的一系列QKD示范[11-14],克服了点对点损失通道的秘密关键能力[15]。QKD也可以通过在远处用户之间的纠缠分布来实现,并由本地测量[16,17]。除了QKD外,纠缠是其他量子信息协议的基本资源,例如量子传送[18-20]。迄今为止,在全球部署的基础设施中进行了几项QKD领域试验[21 - 28],尽管只有有限的数字表明长距离国际量子通信[29]。在这些中,仅报告了一个基于海底的通信链接[30-32],因此海底光纤维仍然代表了很大程度上未开发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意大利和马耳他之间的海底纤维中最长的地理距离约为96 km [30,32]或192 km,在循环背包配置中[31]。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执行了一系列实验,以评估224公里海底纤维链路对量子通信协议的适用性。该链接以“岩石”为特征的链接已由公司的电缆着陆之间的Eunetworks [33]部署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