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心理学课上的顿悟时刻澄清了童年之谜
启发 Susan Kuo 进行研究,探究遗传学在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中的作用
来源:哈佛大学报该系列关注哈佛研究和教学的个人方面。
在 Susan Kuo 成长的过程中,一位亲戚来到加拿大温哥华与她和她的直系亲属一起生活。这位家庭成员以前热情而亲切,但现在变得多疑、孤僻,难以表达需求。
Kuo 当时并不知道,但后来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时上心理学课时意识到,她的家庭成员表现出的一些行为是精神分裂症的迹象。能够给所见所闻贴上标签,让她对人生中一段混乱的时光有了清晰的认识。 Kuo 决心让其他人也同样清楚地了解神经精神障碍——以及它们在人的一生中是如何变化的。
“如果我们能早点找到更具体的服务,那将对我的家人重回正轨非常有帮助,”Kuo 说道,她现在是麻省总医院基因组医学中心和精神病学系的博士后研究员,研究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她还隶属于布罗德研究所的斯坦利精神病研究中心。
基因组医学中心 斯坦利精神病研究中心Kuo 一直对医学很感兴趣,一旦接触到心理学,就巩固了她的职业道路。在匹兹堡大学攻读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期间,她将重点放在了精神分裂症上。
揭示发育模式
Kuo 希望更好地了解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效应,这些效应可能与人们一生中大脑和行为的变化有关。例如,她的亲戚在成年后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迹象,这与 18 至 25 岁的典型发病年龄相符。
她想知道,与没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人相比,亲属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模式,表明存在遗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