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义的涟漪:脱碳战略使人权不平等现象长期存在

密歇根大学对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座城市的研究发现,必要的脱碳过程正在重复和再现殖民时期的不平等。

来源:密歇根大学
在卢本巴西市附近,在运往中国之前,氢氧化钴的袋子等待着向非洲港口运输。图片来源:密歇根大学布兰登·马克·芬恩(Brandon Marc Finn)

密歇根大学对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座城市的一项研究发现,脱碳的必要过程是重复和重现殖民地不平等。

研究人员认为,与当代钴采矿相关的人权侵犯,例如童工,社会流离失所和结构性边缘化,是古老的殖民实践的新形式。他们的研究发表在《城市》杂志上。

Brandon Marc Finn

“我们展示了这些殖民实践是如何通过创建矿业公司以及建立卢本巴西市而出现的。我们还表明,铜和钴的采矿繁荣是这些旧实践的一种新形式。” U-M环境与可持续性学校的助理研究科学家Brandon Marc Finn说。

“我们需要这些矿物质才能脱碳,但我也认为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要理解并面对这些材料时,有些新殖民主义模式在地面上发挥作用。”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工业铜和钴矿场的现场。图片来源:密歇根大学布兰登·马克·芬恩(Brandon Marc Finn)

Lubumbashi是刚果民主共和国最南端的省Haut-Katanga的首都。卢本巴西最初被命名为伊丽莎白·伊丽莎白(Elisabethville),由比利时殖民主义者于1910年成立。该市之所以建立,是因为它靠近自然资源,尤其是铜。

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民主共和国的开放坑铜和钴矿。图片来源:密歇根大学布兰登·马克·芬恩(Brandon Marc Finn)
这张图显示了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工业铜和钴采矿的巨大规模。图片来源:密歇根大学布兰登·马克·芬恩(Brandon Marc Fi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