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也许是我们所经历的快速技术变革最普遍的表现形式。通过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共享经济平台正在促进市场创建和未充分利用资产的更好利用。据估计,私家车在其使用寿命的 95% 时间内通常处于闲置状态,这象征着社会上有大量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等待共享(Knack,2005 年)。通过降低搜索和交易成本,共享经济通过更便宜、更方便的消费者选择释放了这些资源。业余和专业厨师现在可以在自己的厨房里提供零星的晚餐体验;非专业司机可以随时补充收入。通过这样做,共享经济公司通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交通、住房、医疗保健、农业和许多其他服务,为陌生人之间的大规模协调问题创造了便捷的解决方案。尽管共享经济目前被大肆宣传,但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某些特征,例如点对点交换和组织层级的扁平化,可以追溯到互联网开始兴起的 20 世纪 90 年代。当前共享经济的不同之处和更重要的一点是,它能够实现大规模供需实时匹配,从而实现陌生人之间资产、服务和知识的共享。在公共话语中,共享经济这个术语经常与平台经济、零工经济、协作经济和按需经济等许多其他术语互换使用。事实上,它们每个都强调了新一轮经济组织变革的不同方面。在本期《前沿技术季刊》中,我们认为共享经济的特点是消费者或企业彼此授予对其未充分利用的实物资产的临时使用权(见图 1a)。这个定义摘自 Frenken 和 Schor (2017),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1) 点对点交换;(2) 通过借用或租赁获得临时访问权; (3)更好地利用未充分利用的实物资产。认识到共享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将其与其他类型的经济模式区分开来(见图 1b)。例如,客户从公司而不是同行那里租赁汽车是产品服务经济中的一项活动。1 将自由职业者与消费者匹配的数字平台——前者为后者提供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