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评估了气候风险变化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我们探讨了三个广泛的领域:(1)与全球气温升高和气候相关的极端冲击相关的慢性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理气候风险的宏观经济影响;(2)旨在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气候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转型风险);(3)与对气候事件的日益关注相关的金融市场风险溢价变化的潜在宏观经济影响。为了评估气候变化的宏观经济后果,我们考虑了四种广泛使用的气候情景(代表性浓度路径,或 RCP),并从文献中确定了慢性气候风险造成的物理损害函数。本研究考虑的慢性气候风险包括海平面上升、作物产量变化、高温对劳动力的影响以及疾病发病率增加。我们还从以前的研究中确定了估计未来气候相关极端事件发生率的方法。基于气候情景下的气候变量预测,我们获得了未来干旱、洪水、热浪、寒潮、风暴和野火发生率的概率估计。我们利用极端事件的历史发生情况,估计它们对劳动力、农业和发电部门的影响。在将物理气候冲击转化为对劳动力和部门生产力的经济冲击后,我们使用 G-Cubed 模型研究气候情景下的宏观经济后果。结果表明,在所有 RCP 情景中,物理气候风险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无论是通过长期气候变化还是极端气候冲击。我们探讨了国家特定经济范围的碳税作为一项代表性政策行动的影响,以推动全球经济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转型风险因减排目标和政策设计而异。我们不会通过比较可能用于减少排放的替代政策范围来计算转型风险的分布。然而,所选特定示例的结果表明,减排政策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成本,而且成本因部门和国家而异。正如 Bang 等人 (2020) 所示,成本可能因气候政策的具体设计而有很大差异。我们还探讨了气候风险认知的变化是否会通过金融市场风险溢价的变化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我们根据历史气候冲击与金融市场风险溢价变化之间的关系计算金融风险溢价冲击。我们将这些冲击应用于 RCP 情景下的风险溢价,发现风险溢价上升的成本可能与历史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