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 (CCA) 是仅次于肝细胞癌 (HCC) 的第二大常见原发性肝癌,发病率相对较低,约占所有胃肠道肿瘤的 3% ( Razumilava and Gores,2014 )。根据解剖位置,CCA 可细分为肝内 CCA (iCCA)、肝门部 CCA 和远端 CCA ( Ilyas et al., 2018 )。近年来,全球 iCCA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Valle JW. et al., 2021 )。手术仍然是可切除的 iCCA 唯一可能治愈的选择,但术后复发率高达 70% – 75% ( Vogel et al., 2023a )。此外,大量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无法手术。 iCCA 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肝内、淋巴结、肺和骨转移。然而,脑转移 (BM) 极为罕见且预后不良,中位总生存期 (OS) 仅为 3.7 个月 ( Liu et al., 2022 )。迄今为止,尚无针对这些患者的既定治疗指南。此前,晚期 CCA 的标准一线治疗是吉西他滨和顺铂为基础的化疗,但中位 OS 不到 1 年 ( Valle J. et al., 2021 )。近年来,靶向治疗,包括针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2 (FGFR2) 融合、异柠檬酸脱氢酶 1 (IDH1) 突变、B-Raf 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BRAF) V600E 突变、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 (NTRK) 融合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2) 扩增的治疗(Lamarca 等人,2022 年)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正在迅速改变晚期 CCA 患者的治疗前景(Mauro 和 Forner,2023 年)。13% - 20% 的 iCCA 患者存在 FGFR2 融合或重排(Sohal 等人,2016 年)。针对FGFR2融合的代表性药物包括培米加替尼、夫替巴替尼、埃达替尼和德拉替尼(Vogel et al., 2023b)。FIGHT-202研究显示,接受培米加替尼治疗的FGFR2融合/重排晚期胆管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5.5%,其中3例患者完全缓解(CR),疾病控制率(DCR)为82%。与其他FGFR突变和非FGFR突变组相比,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均显著改善(Abou-Alfa et al., 2020)。其他FGFR抑制剂在I/II期试验中也表现出较高的缓解率,尤其是在FGFR2融合患者中(Lamarca et al., 2020)。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FGFR2抑制剂的单药治疗。此前,许多研究表明,放射治疗通过影响癌症免疫周期的几乎所有步骤来刺激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将通常免疫力低下的“冷”肿瘤转变为具有丰富淋巴细胞浸润的“热”肿瘤,从而增强ICI治疗的疗效(Zhang等,2022 )。此外,靶向药物(包括 pemigatinib)可以触发高度免疫原性的癌细胞死亡形式,从而启动癌症免疫循环(Petroni 等人,2021 )。这些理论基础支持联合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本病例报告讨论了一名 FGFR2 融合阳性且 BM iCCA 患者,该患者使用 pemigatinib、ICI 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BRT) 治疗 BM 取得了出色的治疗效果。此外,相关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