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 自开发以来,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 [1]。它们不仅改善了临床结果,而且巩固了免疫调节作为癌症治疗基本策略的地位 [2]。在需要全身治疗的晚期肺癌治疗中,传统上以铂类化疗为主 [3]。然而,铂类化疗的疗效受到剂量限制性毒性的影响 [4,5]。虽然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已显示出比传统化疗更好的疗效和耐受性,但它们仅适用于具有特定基因变异的患者 [6-8]。另一方面,ICI 治疗可显著提高所有类型肺癌的疗效和耐受性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