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个事实是,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增长率可能会超过全球农业生产增长率。此外,全球各地的生产力差异很大,但农业的大部分负担却落在少数物种的栽培上,这些物种大多位于不同于其驯化起源地的地方,而且往往受到截然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影响( Fernie 和 Yan,2019 年)。最近的技术发展——主要是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的增强——已经使我们能够鉴定出 100 多个驯化基因( Fernie 和 Yan,2019 年)。其中许多基因,例如与碎裂性、种子大小和休眠丧失相关的基因,在我们的作物物种中都得到了保留( Gross 和 Olsen,2010 年; Lenser 和 Theissen,2013 年)。然而,其他基因似乎只针对某些作物或作物类型,例如果实形状的改变(Xiao 等人,2008 年)或块茎的进化(Cheng 等人,2016 年;Hardigan 等人,2017 年)。确定基因后,它们可用于从头驯化,即对很少栽培或尚未驯化的物种进行遗传改良。关键是要确定表现出特定期望特性的物种,例如更高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