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纳米粒子用作癌症靶点首先要考虑其分散性和胶体稳定性。11–13 将合成的纳米粒子分散在生物水溶液(如 pH 7.4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细胞培养基)中,以进行进一步的生物学评估。基本上,生物溶液中重新分散的纳米粒子不应聚集,聚集会导致体内实验中出现意外现象或不准确的结果。14–16 大多数没有任何稳定涂层材料的未涂层无机纳米粒子会因血液成分中的盐吸附调理素或高离子强度而出现絮凝的趋势。17,18 因此,保持纳米粒子在生物体液中的胶体稳定性将有机会提高静脉注射后的癌症靶向效率。纳米粒子在生物溶液中的流体动力学直径可以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技术测量,是通过体外实验衡量其在各种生物环境中胶体稳定性的指标,对纳米粒子的生物行为预测有重要影响。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