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如何变得活跃:耗散结构的物理学和形而上学 Klaus Harisch 1 1 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哲学、科学哲学与宗教研究学院 通讯作者:klaus.harisch@lrz.uni-muenchen.de 摘要:本专着试图从热力学的角度阐明生命和心灵的过程。这样,它提供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与物理学之间的根本联系。非平衡热力学应用于人体结构可以解释高度复杂的过程,如自我修复、稳定神经元连接的结构预测或反馈回路对于亚稳态神经元结构形成的重要性。除了能量之外,还有证据表明第二个概念的必要性:信息。为了将其整合到弹性本体论中,需要对“生物信息”进行新的定义,并将提供该定义。类比地将能量的热力学框架转移到生物信息中,导致了我称之为双重耗散理论 (DDT) 的东西。我将介绍其基本原理,并简要介绍为什么如果正确引入,二元论就可以得到支持。最后,DDT 提出了以下见解:生命的共同概念是“能量流”和“信息流”,以耗散结构为基础。它可以为解释思想和意识提供一种合理的启发式方法,从而缩小从物理学(即非平衡热力学)到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差距。关键词耗散结构、生物信息、意识、最小熵产生原理、最大熵产生原理、非平衡热力学、自由能原理、双重耗散理论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