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背景和目标:细菌群落在氮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氧化池是废水的天然处理系统,旨在促进某些细菌物种的生长和活性,从而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这些池塘中的氮循环涉及细菌通过生物过程转化氮化合物。某些细菌物种的存在或不存在会极大地影响这些池塘中氮循环的效率。本研究调查了氧化池中细菌与氮动力学(废水处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这项工作旨在确定氧化池中的细菌群落组成,研究细菌在氧化池中转化和去除废水中氮化合物的作用,并评估环境因素对氧化池中微生物群落和氮动力学的影响。这项研究是在泰国碧武里皇家发起的 Laem Phak Bia 环境研究与开发或 LERD 项目的氧化废水处理中进行的。方法:采集1~5个氧化塘水面30 cm深处的废水样品,分析温度、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硝酸盐、氨、凯氏氮等水质参数。采用Illumina Miseq二代测序技术对采集样品中的细菌16S核糖体核糖核酸进行检测。采用相关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氧化塘的温度、生化需氧量(1~5个塘)和溶解氧(2~5个塘)均在标准值范围内。5个氧化塘共鉴定出15个细菌门,其中变形菌门数量最多,占细菌总数的47.56%。结论:Novosphingobium 属(变形菌门)、Ammonia-11 属(疣微菌门)和 Vicinamibacteraceae 属(酸杆菌门)与氨、硝酸盐和总凯氏氮的关系最密切(R 2 = 0.9710、0.986、0.8124)。细菌种群是影响氮营养和水质的关键因素。Novosphingobium 参与去除废水中的氨,疣微菌门充当反硝化菌,而 Vicinamibacteraceae 可提高总凯氏氮水平。

细菌与氮动态的关系

细菌与氮动态的关系PDF文件第1页

细菌与氮动态的关系PDF文件第2页

细菌与氮动态的关系PDF文件第3页

细菌与氮动态的关系PDF文件第4页

细菌与氮动态的关系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4 年
¥2.0
2023 年
¥1.0
2023 年
¥1.0
2022 年
¥6.0
2023 年
¥2.0
2020 年
¥1.0
2013 年
¥1.0
2022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21 年
¥2.0
2023 年
¥2.0
2020 年
¥1.0
2024 年
¥4.0
2024 年
¥2.0
2022 年
¥1.0
2020 年
¥1.0
2023 年
¥1.0
2003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