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医生 Richard Caton 于 1875 年在猴子身上实现了这一发明(Caton, 1875 ),德国精神病学家 Hans Berger 于 1924 年在人类身上也实现了这一发明(Jung & Berger, 1979 )。皮层电图(ECoG)后来被广泛用作一种诊断工具,通过在电极对之间施加电刺激电流来识别癫痫发作的起始区和对癫痫患者的重要皮质区进行功能映射(Lesser et al., 1984; Reif et al., 2016 )。ECoG 网格由嵌入硅片的圆形导电盘(电极)组成,硅片被放置在颅骨下方的大脑表面。与头皮脑电图等非侵入性神经信号记录方法相比,ECoG 记录对电极正下方的组织具有高度特异性(高空间分辨率)(Crone 等,1998;Freeman 等,2000;Lesser 等,2010;Leuthardt 等,2004;Miller 等,2009),信号幅度比头皮电极记录高出五倍(Blume & Holloway,2011)。ECoG 电极可以放置在硬脑膜的上方(硬膜外)或下方(硬膜下)(图 1a),并且存在多种配置,通常是 NM 电极网格,其中 N、M > 1,或 1 N 电极条带(图 1b)。用于皮质映射和癫痫监测的标准临床网格和条带的电极间距离(IED;或间距)为 10 毫米(Diehl & Lüders,2000 年;Lesser 等人,2010 年;Penfield & Boldrey,1937 年;Salles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