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中,微生物群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研究。肠道菌群已被公认为是健康状况的关键调节器,因此,其改变可导致多种疾病(D'Argenio 等人,2022)。研究人员主要关注肠道细菌菌群,往往忽略了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作用。事实上,尽管真菌在肠道中占微生物总数的约 0.1%(Chin 等人,2020),但在与细菌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于免疫控制和代谢稳态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了肠道菌群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菌群失调在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 和精神分裂症 (SCZ) 等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 (Ahmed 等人,2024)。事实上,正常肠道菌群的失调会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生命的关键阶段,因为肠道微生物的表型和细菌种类数量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变化会影响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健康状况,甚至情绪稳定状态 (Jones 等人,2019)。新兴证据表明,肠道真菌群落与细菌群落一样,影响着微生物-肠-脑轴和心理健康结果,真菌群落的变化与精神分裂症(SCZ)、情绪障碍和自闭症(ASD)等疾病相关。本综述探讨了研究肠道真菌群落的技术局限性,并总结了肠道真菌群落与神经精神疾病之间联系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