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为因素到神经人体工程学 众所周知,人为因素是核能、太空探索、医学或航空等许多关键领域发生事故和灾难的一个原因。就航空运输而言,估计约有 60% 至 80% 的航空事故涉及人为失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为因素研究蓬勃发展。在航空领域,早期研究侧重于驾驶舱的设计(控制、显示……)以及高度和环境因素对飞行员的影响。随着计算机化驾驶舱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研究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操作员的认知上(例如心理需求)。此外,单人飞行员操作和地面驾驶的新发展构成了新的挑战,需要进行广泛的研究。因此,在 20 世纪,人为因素和人体工程学方法不断发展。传统上,人机交互分析主要侧重于主观和可观察的行为,以研究现场的人类工作。尽管这种方法为取得巨大进步铺平了道路,尤其是当观察结果导致描述性建模时,但飞行员大脑功能的一个重要部分仍然未知。自 21 世纪初以来,神经人体工程学(神经科学、认知工程和人为因素的交叉学科)通过研究人与技术交互之间相互作用背后的大脑机制,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来进一步扩展我们对可观察行为的理解。因此,在人为因素的连续性中,神经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使系统设计适合人脑来增强人与技术的耦合,并通过提供帮助、加强培训或改进操作员选择来支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