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纺锤波是非快速眼动 (NREM) 睡眠期间的标志性振荡。它们与慢振荡 (SO) 一起被认为在巩固学习信息方面发挥着机械作用。纺锤波的数量和空间分布与睡眠前学习期间的大脑活动以及睡眠后的记忆表现有关。如果纺锤波被吸引到通过睡前学习任务激发的皮质区域,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纺锤波的空间分布是否灵活,以及它们的区域表达是否也可以通过实验性大脑刺激来操纵。我们使用兴奋性经颅直流电刺激 (tDCS) 在重复测量实验设计中刺激左右运动皮质。刺激后,我们在睡眠期间记录了高密度脑电图 (EEG),以测试局部刺激如何调节睡眠纺锤波的区域表达。事实上,我们表明,睡眠前局部皮质部位的兴奋性 tDCS 会使纺锤波的表达偏向随后睡眠期间的兴奋位置。局部 tDCS 刺激对 SO 没有影响。这些结果表明睡眠纺锤波的空间拓扑结构既不是硬连线的也不是随机的,纺锤波可以灵活地指向外源刺激的皮质回路。关键词 1) 振荡,2) 睡眠纺锤波,3) 刺激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