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0,Ankara,土耳其摘要。在这项研究中,B 4 C(5和10wt。%)颗粒增强的AL-15SI-2.5CU-0.5MG(ECKA Alumix231®)铝基质复合材料是通过冷媒体/烧结技术生产的。在三个不同的温度(555°C,580°C,605°C)下进行烧结过程。对所获得的样品进行密度测量,还检查了微结构分析和硬度测试。根据ASTM B962-08,通过Archimedes技术测量样品的密度。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用于显微结构研究。大智能测量是用Brinell硬度进行的。样品的绿色密度随着B 4 c wt。%的增加而降低。可以确定,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所有样品的密度均降低。据观察,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孔隙率会增加,孔变得更大。通过SEM和EDS分析确定 Al富含的固体溶液,主要Si和Cu和富含MG的相。 虽然在5wt。%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中的硬度增加,但观察到10wt。%增强复合材料的硬度降低。 由铝制231粉末产生的样品在555°C时给出了最高的硬度值。 这些技术之一是粉末冶金(P/M)技术。 P/M技术自1990年代以来吸引了注意力研究人员。 已经尝试了工程材料的机械性能Al富含的固体溶液,主要Si和Cu和富含MG的相。虽然在5wt。%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中的硬度增加,但观察到10wt。%增强复合材料的硬度降低。由铝制231粉末产生的样品在555°C时给出了最高的硬度值。这些技术之一是粉末冶金(P/M)技术。P/M技术自1990年代以来吸引了注意力研究人员。已经尝试了工程材料的机械性能关键字:粉末冶金,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密度,微观结构,硬度©2020由ICMATSE发布的引言工程材料具有各种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使用不同的生产技术生产。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