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脑刺激(DBS)是针对众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帕金森氏病[1-4],必需震颤[5-7]和肌张力障碍[8-11] [8-11],药物治疗不足。护理标准目前以连续的方式提供DBS,而无需自动反馈以根据不断变化的运动标志调整治疗。最近的工作集中在自适应DBS(ADB)的发展上,在这种发展中,刺激是针对患者临床状态的生物标志物进行调节的[12]。神经生理生物标志物,例如从DBS铅记录的局部局部场电位(LFP)的信号特性,经常被提议作为ADBS系统的反馈信号[13,14]。例如,从丘脑下核(STN)记录的β范围(13-30 Hz)振荡与帕金森氏病的症状相关[13],并且成功实施了β波段功率作为基于实验室的ADB实施的控制信号[15-17]。在宫颈肌张力障碍中使用较低的频带(4-12 Hz)在宫颈肌张力障碍(GP)[18]中试用了类似的范例。因此,使用皮质下LFP生物标志物成功应用ADB是依赖于神经信号的准确感测,尤其是在感兴趣的频带中。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