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生态危机的现实变得难以忽视,向可持续能源系统的过渡变得越来越紧迫。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针对的是当前社会经济结构的表象,而不是其核心。为了概念化未来可能的能源系统,本观点将重点放在科学技术与工程研究之间的脱节上。一方面,这种脱节导致社会科学研究被动地批评,而不是在实践中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它产生的技术工作受到现有经济活动概念和围绕生产的组织配置的限制,而没有捕捉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动态。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弥合这一鸿沟的方案,该方案使用“公地”作为一个总体概念。我们将这个框架应用于概念能源系统的硬件方面,该系统建立在由开源、低成本、适应性强、对社会负责和可持续的技术驱动的网络化微电网之上。本观点呼吁工程师和社会科学家建立真正的跨学科合作,以开发解决能源难题的根本替代方案。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