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 中引入的 Face ID 系统是智能手机中第一个基于结构化光的系统,被一些人认为是 Apple 近年来最大的创新。目前,14.6% 的智能手机配备前置 3D 智能手机传感模块,消费级 3D 成像模块代表着一个价值 31 亿美元的产业。iPhone X 也是刘海屏的早期先驱,通过使用前置摄像头的切口,可以实现从上到下的显示屏。iPhone 11 和 12 基本保留了 iPhone X 的前置摄像头配置,但 iPhone 13 采用了更紧凑的系统,使刘海屏缩小了约 33%。这项全面的逆向成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 iPhone 13 中 Face ID 模块的技术数据、制造成本和售价。我们将系统分为八个部分:模块组件、NIR CMOS 图像传感器、衍射光学元件、点投影仪 VCSEL、泛光照明器 VCSEL、VCSEL 驱动器和两个镜头模块。每个部件都经过详细的物理分析,例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去处理、横截面分析和能量色散 X 射线光谱,以确定所涉及的技术和制造工艺。然后,我们计算每个制造步骤的成本,并列出分项制造和物料成本。然后使用这些数据计算总成本并估算 Face ID 模块的销售价格。按照苹果的惯常策略,新系统保留了许多不变的东西,同时逐步改进了一些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