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收入和就业方面的巨大不平等不断加剧,这给社会科学家提出了根本性问题,也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了严峻挑战。在主流经济学家的典型模型中,这些不平等现象可以用竞争性市场力量来解释。根据这一观点,可以假设某一特定素质的工人获得相同的工资(“一薪定律”)——他们的边际产品——因此不存在重要的租金(剩余)可供讨价还价。这反过来要求,产生偏离竞争结果的制度或政策干预必须以就业率降低为代价。近几十年来,薪酬不平等现象加剧,其原因是,工作场所偏向技能的技术变革推动了雇主对认知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相关技能工人的供应却无法充分满足这一需求(Goldin 和 Katz,2007 年;Machin 和 Van Reenen,2007 年;Acemoglu 和 Autor,2011 年、2012 年)。这一竞争性市场解释的证据主要依赖于教育工资溢价(至少拥有学士学位的工人的工资优势)和工作两极分化(在职业工资分布中,从事常规任务工作的工人比例下降)的变化。核心政策建议直接如下:通过旨在建立更适当技能的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计划来消除这种技能不匹配。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