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粘附 (EA) 效应,也称为 Johnsen - Rahbek 效应 (JR 效应),由两位丹麦工程师 Frederik Alfred Johnsen 和 Knud Rahbek 在 20 世纪 20 年代首次报告。[1,2] 他们观察到,当将多孔电解质材料夹在两块高电位金属板之间时,会对其中一块金属板产生粘附力。在背面电极上施加高电压后,两种绝缘材料之间就会发生 EA 效应,并且由于极化,板会相互粘附。永久极化是由内部分子偶极子引起的,而诱导极化则是由高电场引起的。[3] 在频率相关的诱导极化中,界面极化和取向极化是 EA 效应的原因。[4,5] 施加电压时,由于等势线的形成,相反的电极会感受到麦克斯韦张量力,如图 1 所示。 θ 分量(E θ)的等势场可以用麦克斯韦方程表示,如公式(1)所示。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