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图灵的“通用机器”之后,本文将直觉作为一个生成性概念和镜头来展现战后跨大西洋文化中人机关系的有效谱系。作为一种超越理性分析的感知、认识、预测和驾驭世界的方式,直觉对于适应我们当代的“算法条件”至关重要,在这种条件下,机器学习技术正在积极地重新分配人类和机器之间的认知,改变(非)人类经验的性质,并重新表达文化价值和欲望的问题。本文关注三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使我们能够回顾性地瞥见英国和北美对我们与“新”技术不断变化的关系的兴趣和紧迫感的新兴凝聚—— 1) 20 世纪 50 年代:人工智能和控制论的诞生; 2)20 世纪 80 年代:个人电脑和软件文化的兴起;3)2010 年代:算法生活的开始。在每个时期,直觉的特定方面都表现出重要的作用,激发了我们与计算技术的情感和文化纠葛。虽然直觉在特定的历史关头获得了有效的牵引力,既是“人类”的本质定义,也是非人类的本质定义,但我认为,解决当前机器学习架构所引发的感官、社会政治、文化和伦理问题,需要适应内在的人机算法纠葛以及它们所居住和不断重塑的技术社会生态。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