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左右,“高敏感人群”(HSP)或“敏感人群”一词通过各种社交网络服务和名人的公开声明成为热门话题。感觉处理敏感性(SPS)是一种天生的特质,表现出对各种刺激的低感觉阈值、大反应和审美敏感性 [1]。然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中并没有指定 HSP [2]。因此,HSP 并不是 DSM 中指定的一种疾病,例如抑郁症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而是个人的天生倾向。HSP 的特点是深度思考和处理、过度刺激、强烈的整体情绪反应,尤其是同理心,以及对琐碎刺激的感知。这些特征表明患有 HSP 的人容易患抑郁症 [3]。自从 HSP 成为热门话题以来,诊断 HSP 的诊所一直在增加。这些诊所采用问卷式心理测试,要求受访者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答案可以是故意装好也可以是自欺欺人 [4]。然而,生物特征评估不需要患者的语言能力,也不受自欺欺人的影响。此外,目前还没有使用心理学方法对 HSP 患者进行直觉评估的研究,但有关于情绪感染和镜像系统活动的研究,这些研究为 HSP 患者提供了线索。Kushizaki 在他的书中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