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告了在 2016–2018 年 CERN LHC 的 CMS 实验记录的质子-质子碰撞数据中寻找重共振和衰变成 e µ 、e τ 和 µτ 终态的量子黑洞,这些数据是在√ s = 13 TeV 时记录的,对应的积分光度为 138 fb − 1 。重建了 e µ 、e τ 和 µτ 不变质量谱,未发现超出标准模型的物理证据。对于轻子味违反信号,截面与分支分数乘积的上限设定为 95% 的置信水平。研究了三个基准信号:R 宇称违反超对称模型中的共振 τ 中微子产生、具有轻子味违反衰变的重 Z ′ 规范玻色子以及具有额外空间维度的模型中的非共振量子黑洞产生。共振 τ 中微子在 e µ 通道中质量不超过 4.2TeV,在 e τ 通道中质量不超过 3.7TeV,在 µτ 通道中质量不超过 3.6TeV 时被排除。具有轻子味破坏耦合的 AZ ′ 玻色子在 e µ 通道中质量不超过 5.0TeV,在 e τ 通道中质量不超过 4.3Te V,在 µτ 通道中质量不超过 4.1TeV 时被排除。基准模型中的量子黑洞在 e µ 通道中阈值质量不超过 5.6TeV,在 e τ 通道中阈值质量不超过 5.2Te V,在 µτ 通道中阈值质量不超过 5.0TeV 时被排除。此外,还提取了与模型无关的限制,以便与具有相同最终状态和类似事件选择要求的其他模型进行比较。这些搜索的结果为发生轻子味道破坏衰变的重粒子提供了对撞机实验中最严格的限制。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