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社交行为中感到联系或参与时,我们的大脑是否真的在正式、可量化的意义上“同步”?大多数研究都使用高度控制的任务和同质的受试者池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采取更自然的方法,我们与艺术机构合作,众包神经科学数据:在 5 年的时间里,我们从数千名博物馆和节日游客那里收集了脑电图 (EEG) 数据,他们自愿参与 10 分钟的面对面互动。熟悉程度不同的两对参与者坐在互波机内——这是一种艺术神经反馈装置,可将每对 EEG 活动的实时相关性转化为光图案。由于此类参与者之间的 EEG 相关性容易受到噪声污染,在随后的离线分析中,我们使用虚部相干性和投射功率相关性计算了大脑间耦合,这两个同步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瞬时噪声驱动相关性的影响。当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具有最一致协议的两个记录数据子集时,我们发现配对的特质同理心、社交亲密度、参与度和社交行为(联合行动和眼神接触)一致地预测了他们的大脑活动同步的程度,最显著的是低 alpha(~7-10 Hz)和 beta(~20-22 Hz)振荡。这些发现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在动态、自然的社交互动过程中,共同参与和联合行动会驱动耦合的神经活动和行为。据我们所知,这项工作首次证明了跨学科、现实世界、众包神经科学方法可能提供一种有前途的方法来收集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互动有关的大量丰富数据集。此外,它还展示了普通公众如何参与和参与实验室外的科学过程。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或公众出于自我激励而积极参与的任何其他组织都可以帮助促进此类公民科学研究,并支持在科学控制的实验条件下收集大量数据集。为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实验室外实验方法的兴趣,本研究的数据和结果通过一个专门为公众量身定制的网站传播(wp.nyu.edu/mutualwavemachine)。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