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的行为受光的强烈影响。由功能性视蛋白编码的光受体存在于脊椎动物的大脑和外周组织中。这种表达特征从鱼类到人类都存在,并且在昼行性脊椎动物中尤为突出。尽管视蛋白的广泛存在,但它们的非视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个谜。考虑到视蛋白的数量之多,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了。硬骨鱼类拥有大约 40 个视蛋白基因,从幼年发育阶段到成年期都存在。许多视蛋白已被证明具有光受体的功能。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大的数量是否主要反映了功能冗余,或者更确切地说,最大限度地使硬骨鱼类能够最佳地利用水下存在的复杂光信息。我们重点研究了 tmt-opsin1b 和 tmt-opsin2,它们是具有祖先类型序列特征的 c-视蛋白,在几种脊椎动物门中都得到保守,在非视杆、非视锥、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脑组织中表达部分相似,光谱灵敏度也相似。对单突变体的特征描述揭示了年龄和光依赖性行为变化,以及对前激素 sst1b 和电压门控钠通道亚基 scn12aa 水平的影响。在 tmt- opsin1b 突变体中,白天休息量受到的影响与眼睛、松果体和昼夜节律时钟无关。我们进一步研究了 tmt-opsin1b/2 双突变体的白天行为和分子变化,发现尽管它们具有相似的表达和光谱特征,但这些视蛋白在某种程度上以非加性方式相互作用。具体而言,双突变体以部分年龄依赖的方式补充单突变体中观察到的分子和行为表型。我们的工作为解开高度复杂的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