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6 日发布的一份有趣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报告显示,该机构对使用人工智能打击网络危害持批评态度。事实上,该机构发现,人工智能的使用并没有显著减少网络危害,甚至可能产生偏见和歧视性的做法。特别令人担忧的网络危害包括网络欺诈、冒名顶替诈骗、虚假评论和账户、机器人、媒体操纵、非法毒品销售和其他非法活动、性剥削、仇恨犯罪、网络骚扰和网络跟踪,以及旨在影响选举的虚假信息活动。[1] 虽然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报告承认人工智能在打击有害内容和其他积极成果方面的应用,但它也警告不要过度依赖该技术。虽然有些人认为该报告存在缺陷,但企业熟悉联邦贸易委员会对人工智能使用的担忧并听从其指导仍然很重要。例如,数据最小化至关重要。公司应仅收集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或产品所需的信息。此外,公司应保持透明,并提前向消费者提供与交易性质和购买决策相关的所有重要信息。最后,应加强人工监督和监控。强大的投诉管理和对监管合规发展的认识至关重要。人工智能的缺点和其他问题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报告发现,人工智能在打击不需要背景信息的检测方面的危害方面是有效的——包括在线销售的非法物品和儿童色情内容——并承认人工智能系统在防止无意中发布有害信息方面是有效的。人工智能可用于在有害内容发布之前进行干预或摩擦,包括标记、添加插页和发送警告。但联邦贸易委员会不认为这些策略可以防止恶意传播信息。[2]平台还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来解决在线危害,方法是找到其背后的网络和参与者。人工智能工具可以促进跨平台映射某些传播有害内容的社区。然而,这些策略也可能无意中使边缘化群体陷入利用受保护方法传播有关专制政权的陷阱。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