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可能支持人类的创造力。在过去 60 年里,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 (HCAI) 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模型来设计人机共同创造系统。1961 年,Rhodes 提出了“4P”模型,即“一个人在某个环境中通过计算机化流程制造一件产品 (Press)”[1]。在早期观点中,计算机主要是一种工具。近 60 年后,Kantosalo 和 Takala 对他们的“5C”模型进行了最新更新:“一个集体 (一个人和一个人工智能) 合作为某个情境中的社区做出贡献”[2]。在 Kantosalo 和 Takala 的框架内,以及 Glăveanu 在分布式创造力方面的工作 [3],我们研究一个或多个人如何与人工智能代理合作共同创造贡献,同时保持人类对过程和结果的控制。在早期工作中,我们为软件工程任务的大型语言模型 (LLM) 开发了一个对话式 UI [4]。在一项定量实验中,Ross 及其同事表明,经过精心调优的 UI 可以让后端 LLM 表现得谦逊、礼貌且非常支持 [5]。我们重新使用了这种架构,通过仔细的提示工程来探索创造力和共同创造的机会。在调查了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创造策略 [6、7、8] 之后,我们进行了三项非正式实验 [9],采用了众所周知的用富有成效的表述来构建问题的策略 [10、11]。接下来,在第四个实验中,我们探索了更强大的概念,即在发现初始框架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或不足 [13] 后,重新构建问题 [12]。对话式 UI 允许人类控制如何

探索人类控制下的人机共同创造力

探索人类控制下的人机共同创造力PDF文件第1页

探索人类控制下的人机共同创造力PDF文件第2页

探索人类控制下的人机共同创造力PDF文件第3页

探索人类控制下的人机共同创造力PDF文件第4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02 年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