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李伟博士 2023年12月中旬,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就经济发表讲话:“11月份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的,国民经济继续反弹。但由于外部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国内需求疲软。我们需要巩固反弹。” 总结一针见血,因为虽然经济继续回暖,但国内需求仍然滞后。事实上,国内需求是中国经济最缺乏的最重要的东西。扩大国内需求已成为国家优先事项。 一些人认为中国应该保持稳定,对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极为谨慎。我认为中国应该实施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而不必过分担心通胀。事实上,中国应该尽快使用量化宽松(QE)。这将解决经济中的大量问题,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量化宽松最近成为财政工具中的一种例外。美联储过去15年的表现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美联储的例子最为人熟知,但中国对量化宽松也不陌生。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都接受过类似量化宽松方式的救助。上世纪90年代,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亏损严重。据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2018年的一次讲话,2002年,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额为1.7万亿元,不良资产率为21.4%。按照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当年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额为2.07万亿元,不良资产率为26.12%。如此高的不良资产率意味着四大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但作为经济的支柱,政府不会允许它们破产。为了使四大银行重新起步,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注资和不良资产剥离,这些注资所需要的资金,很多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给银行的。据媒体报道,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第一次剥离不良资产时,就收购了1.4万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在四大银行第一次剥离不良资产时,中国人民银行总共给这些资产管理公司贷款6041亿元人民币。这些再贷款对四大银行的改革非常关键,因为当时国家财政拿不出钱来。根据CEIC的数据,1999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为5849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济即将迎来新一轮量化宽松

中国经济即将迎来新一轮量化宽松PDF文件第1页

中国经济即将迎来新一轮量化宽松PDF文件第2页

中国经济即将迎来新一轮量化宽松PDF文件第3页

中国经济即将迎来新一轮量化宽松PDF文件第4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3.0
2012 年
¥7.0
2010 年
¥58.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