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破碎的颗粒注射(SPI)已被用作ITER的基线减轻缓解系统,因为从SPI的辐射有效载荷穿透到DIII-D等离子体中比使用大量气体注入(MGI)方法优越。由于ITER等离子体的能量含量和当前实验的能量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针对当前实验的可靠3D MHD建模来投射到ITER等离子体上。为了支持这些需求,通过将SPI注射到两个具有截然不同的能量含量和基座高度的放电中,研究了DIII-D等离子体中SPI片段渗透的深度。400托尔 - 纯ne碎片颗粒被注入0.2 MJ L模式放电和2 MJ超级H模式放电中。结果表明,在DIII-D中,SPI片段深入到低能等离子体中。随着血浆能量含量的增加,SPI碎片渗透降低,一些放电表现出局限于血浆外部区域的渗透。注入的SPI片段也分布在约20厘米的距离上,从而导致一些片段在热淬灭结束后或之后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