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通过MUTL蛋白同源物1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评估微卫星稳定性状态,并在子宫内膜类子宫内膜癌(EC)中评估MUTS蛋白质同源物2。结果将与各种临床和病理参数(包括总体生存)相关,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靶向治疗益处。背景:EC是全球女性中第四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旨在通过分子分类来改善EC患者的治疗算法的新风险地层模型。与子宫内膜类型类型相关的分子改变之一是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患者和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包括72个子宫切除术标本,被埃及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类腺癌。对MUTL蛋白同源物1和MUTS蛋白同源物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使用结果将病例隔离为微磷灰石稳定和MSI病例。它们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包括总体存活率)最终相关。结果:在其中48.6%的子宫内膜类药物腺癌病例中检测到MSI,并且似乎与肿瘤 - 纤维化淋巴细胞(p¼0.049),明显的坏死性(P¼0.045)和增生的相邻子宫内膜(P¼0.045)有关。微卫星稳定性状况对治疗反应或总体生存没有影响。结论:具有MSI的子宫内膜类药物腺癌病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明显的肿瘤 - 纤维纤维淋巴细胞,明显的坏死和邻近的增生子宫内膜。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微卫星状况对治疗反应和总体存活的影响,以便更好地选择有资格获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