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研发时,首次人体试验从剂量递增开始,以找到后续研发的最佳剂量。在此阶段,最佳剂量的假设是最大耐受剂量 (MTD),这在细胞毒性药物中很适用,因为这些药物表现出陡峭的剂量反应关系。在人体可以耐受的范围内,给药越多,肿瘤细胞死亡越多。如今,大多数新型抗癌药物都是靶向药物,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分子途径或抑制其死亡。对于这些药物,以 MTD 给药通常是不合适的。较高的剂量会导致脱靶效应:毒性、剂量中断和依从性降低,而低得多的剂量会导致良好的肿瘤反应,毒性低得多,药物依从性更好。尽管如此,大多数新型靶向抗癌药物仍在早期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以确定 MTD,没有增量效益,并且该剂量被延续到后期研究中。因此,一些肿瘤学家建议,最好通过随机剂量范围 II 期试验来确定新型抗癌药物的最佳剂量 [1]。最近,FDA 和包括癌症研究之友在内的许多利益相关者已开始在早期药物开发过程中倡导和实施这一概念 [2,3]。在这篇评论中,我们以 sotorasib 为例,讨论了早期肿瘤学试验中常规剂量发现的问题以及癌症研究之友和 FDA 倡议提出的建议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