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细胞外囊泡 (EV) 因其纳米级尺寸、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而极有希望成为药物输送载体。EV 具有天然的靶向能力,可以穿越很长的距离到达目标细胞。这种长距离器官趋向性和穿透难以到达的组织(包括大脑)的能力引起了人们对使用 EV 进行药物靶向输送的兴趣。此外,EV 可以从个人的生物体液中轻松获取,使其特别适合个性化医疗应用。然而,未经修饰的 EV 的靶向能力已被证明不足以用于临床应用。人们曾多次尝试对 EV 进行生物工程改造,以微调其靶向结合。在这里,我们总结了有关天然 EV 天然靶向能力的当前知识状态。我们还批判性地讨论了使 EV 表面功能化的策略,以实现对特定组织和细胞的卓越长距离靶向性。最后,我们回顾了实现 EV 纳米载体特定靶向结合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