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脑转移是晚期乳腺癌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血脑屏障 (BBB) 带来的挑战和转移细胞的侵袭性,脑转移显著恶化了预后 ( Raghavendra 和 Ibrahim,2024 )。乳腺癌脑转移的发展涉及多个步骤,包括癌细胞从原发肿瘤分离、侵入血液和在脑部定植 ( Ivanova 等人,2023 )。血脑屏障保护大脑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同时也限制了许多化疗药物的有效性。最近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几种分子通路和基因突变,这些通路和基因突变有助于乳腺癌细胞穿透血脑屏障并随后在脑中生长。关键因素包括 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和 BRCA(乳腺癌基因)突变,它们与更具侵袭性的疾病和更高的脑转移可能性有关(Fan 等人,2023 年;Kuksis 等人,2021 年)。本研究课题旨在强调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发现新的靶点或药物、临床前或临床试验中的新方法,以及针对已知药物和治疗方法的更深入见解。了解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分子基础对于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脂质运载蛋白-2 (LCN2) 是一种铁转运蛋白,与乳腺癌脑转移 (BCBM) 的进展有关(Adler 等人,2023 年)。在原发性肿瘤中,LCN2 通过与基质金属蛋白酶 9 相互作用并促进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癌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侵袭。在脑微环境中,LCN2 破坏血脑屏障,通过调节细胞行为来帮助肿瘤种植。Zhao 等人综述了 LCN2 在 BCBM 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表明针对 LCN2 可以改善 BCBM 患者的预后。细胞外囊泡 (EV) 是一种含有生物分子的小脂质双层囊泡,它通过将生物活性分子递送至受体细胞并调节信号转导和蛋白质表达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EV 被证实在调节脑转移免疫微环境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望在免疫治疗和疾病诊断方面取得进展(Li et al.,2024)。Sakamoto 等人回顾了EVs促进乳腺癌脑转移的分子机制,并讨论了EV相关分子作为治疗靶点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潜力。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