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o,于1996年发现,在真核生物中广泛表达,以调节靶蛋白定位,活性以及通过共价修饰底物蛋白质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Chang和Yeh,2020)。由人类基因组编码的五个不同的SUMO蛋白,包括SUMO1,SUMO2,SUMO3,SUMO4和SUMO5。sumo1,sumo2和sumo3是主要的SUMO蛋白,而SUMO4和SUMO5的表达仅限于特定组织(Kukkula等,2021)。SUMO2和SUMO3之间的氨基酸序列为97%同源,而它们与SUMO1仅具有50%同源性(Gareau and Lima,2010年)。因为SUMO2和SUMO3不能用抗体区分。这两个同工型共同称为SUMO2/3(Hickey等,2012)。不同的氨基酸序列会导致SUMO1和SUMO2/ 3修饰不同的底物(Shen等,2006)。作为关键蛋白质后翻译改性(PTM),Sumoylation参与了各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基因表达,DNA复制/修复,RNA处理,RNA加工和核总质质转运。sumoylation是一种动态且可逆的酶促级联反应过程,它是由Sumo特异性激活酶(E1; SAE1和SAE2),结合酶(E2; UBC9)和连接酶(E3)(E3)(Zhao,2018)催化的。Sumoylation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成熟,激活,结合和连接(Ryu等,2020)。相互结合途径的第一步是通过水解ATP裂解其COOH末端,以暴露共轭所需的Diglycine(GG)残基。第二,成熟的相扑蛋白通过与激活酶E1结合而激活。然后将相扑蛋白转移到共轭酶E2中。最后,Sumo在连接酶E3的辅助下与底物上的特异性赖氨酸残基(K)形成异肽键(图1)。目标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