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类型,其潜在的分子异质性导致不同的治疗反应。我们的回顾性研究旨在从大量神经胶质瘤患者中探究生物标志物,以确定具有治疗意义的改变。方法:采用多平台方法分析了 871 个神经胶质瘤肿瘤样本(79% 为 WHO IV 级胶质母细胞瘤,GBM),包括测序、IHC、FISH/CISH 和甲基化检测,以研究可操作的生物标志物异常。对整个患者队列和患者分子亚组进行了回顾性数据分析。结果:在 871 个患者样本中发现 27 个基因发生突变。观察到神经胶质瘤中常见的 TP53(39%)、IDH1(22%)、PTEN(13%)和以前未报告的突变,包括 JAK3、SMO 和 ABL1。37% 的病例发生 2 个或更多基因的共同突变。 TP53 突变提示遗传不稳定性,且常与其他并发突变相关(p=0.0006)。IDH1 突变与 MGMT 启动子甲基化、TS、RRM1 和 TOP2A 低表达相关(p 从 <0.0001 到 0.0036),提示对替莫唑胺、氟嘧啶、吉西他滨和依托泊苷的反应不同。IDH1 突变也与 TP53 突变相关;而野生型 IDH1 与 PTEN 突变相关(p=0.0309),且与 EGFR 突变有一定关联(p=0.0543)。在将 GBM 与 II/III 级胶质瘤进行比较时,还观察到 IHC、FISH 和测序得出的不同生物标志物谱,提示 GBM 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因此治疗意义也不同。对 20 名 GBM 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分析(正在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多平台分析显示,胶质瘤表现出高度的分子异质性。IDH1 突变可识别对治疗剂反应不同的患者的分子亚群;而 TP53 突变则表明遗传不稳定性增加。这些结果凸显了分析在考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方案时的好处。背景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