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医学起步于1956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精准医疗的不断突破,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近1200家医院的近1.3万名工作人员每年为390多万名患者提供服务。近十年来,放射性药物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临床用药和基础研究用放射性药物生产的完整产业链。PET/CT等先进设备正在国内生产,甚至在国外安装。近年来,新型靶向探针的筛选、合成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新型示踪剂正在深入研究。与此同时,68Ga和177Lu标记的肿瘤靶向探针等已在越来越多的医院用于治疗,并将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未来10-20年,随着中国政府推出《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国核医学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兴起,放射性药品短缺的局面将得到有效遏制。我们预计到2035年,核医学规模将至少增加一倍,覆盖所有高级医院,实现中国“一县一科”的目标。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