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型抗癌药物研发相关的成本急剧增加,引起了人们对药物再利用的特别关注。二甲双胍是全球最广泛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也是潜在的候选药物之一。在撰写本文时,根据网站 clinicaltrial.gov 的数据,二甲双胍已被纳入 427 项癌症患者临床试验,其中包括 37 项前列腺癌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将二甲双胍与传统抗癌治疗相结合尚无定论:虽然几份报告 [在 (1) 中进行了审查] 表明可能有益,包括治疗前列腺癌 (2),但临床试验未能证明对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有任何益处 (3,4)。这些试验结论的差异表明,二甲双胍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抗癌活性(如果有的话)可能取决于个体肿瘤中特定因素的存在与否。在此背景下,Papachristodoulou 等人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这表明,前列腺特异性同源框基因 NKX3.1 表达较低的前列腺癌患者可能受益于二甲双胍来阻止癌症进展,而 NKX3.1 表达较高的患者则不然 (5)。在这篇社论中,我们及时地介绍了二甲双胍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的潜在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