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将癫痫概念化为网络中断:局灶性癫痫被认为在发作的半球有网络改变,而全身性癫痫被认为有双半球网络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将许多癫痫也视为神经发育障碍,大脑早期变化是癫痫生物学的基础。面部结构的发育受到表面外胚层与底层发育中的前脑和神经嵴细胞之间复杂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鉴于人类面部生长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证据,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到出生后,直到至少 18 岁。在这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我们假设与全身性癫痫患者或无癫痫的对照组相比,侧向局灶性癫痫(即单侧网络变化)患者的面部不对称程度更高。我们应用三维立体摄影测量法和密集表面模型来评估癫痫患者的面部不对称,旨在生成探索癫痫病理生理机制的新工具。我们分析了神经影像数据来探索面部不对称和大脑不对称之间的相关性。我们连续招募了 859 名在三级转诊中心的癫痫诊所就诊的癫痫患者。我们使用全脸密集表面建模和三维面部照片的特征分析来分析 378 例病例和 205 例健康对照者之间的面部差异。234 例病例在拍摄面部照片时可以获得神经影像。我们计算了对侧区域之间的大脑不对称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患有单侧病变的局灶性症状性癫痫的病例表现出更严重的面部不对称(P = 0.0001,双样本 t 检验)。在控制年龄和性别后,线性回归分析证实了这一结果。我们还发现病程与大脑总平均皮质厚度不对称指数有显著相关性(r=0.19,P=0.0075),但与总平均表面积无显著相关性(r=0.06,P=0.3968)。面部不对称与区域皮质厚度或表面积不对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我们认为,单侧异常引起的局灶性癫痫病例面部不对称程度较大可能是用早期单侧网络中断来解释的,而这与潜在的大脑不对称无关。三维立体摄影测量和密集表面建模是癫痫的一种新型、强大的表型分析工具,可以更好地了解癫痫的病理生理学,并进一步深入了解癫痫背后的大脑网络的发展以及面部和神经发育的遗传学。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