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作为候选材料,最近已经开发出采用真空沉积法在柔性基底上制造的电池;然而,使用昂贵的阴极材料、基于物理气相沉积的电解质以及面积有限的制造工艺使装置结构庞大且过于复杂。[9–11] 厚基底会导致有限的灵活性(大弯曲半径)、降低的长期循环性能和高工艺成本,这与皮肤兼容电子产品的要求相矛盾。[6] 由于这些缺点,迫切需要低成本、大面积、高产量的印刷微型超级电容器(μ SC)。这导致了薄的平面装置的发展,它提供高功率密度(快速充电,以秒为单位)和循环能力(超过 10 000 次循环),具有易于制造和可扩展、直接的溶液处理方法的优点。[12,13] 使用不同的印刷方法,由各种碳同素异形体、导电聚合物和 Mxenes 印刷的 μ SC 被制造为电极。 [13–16] 超薄电化学储能装置采用聚酰亚胺 [17]、聚对二甲苯 C [18] 或带有载体支撑的 PET 箔 [19] 等薄基板。与无机类似物相比,导电聚合物通常被认为较差,因为其能量输送适中、化学稳定性高、循环性有限。然而,低成本印刷到柔性基板上或聚合成支架的可能性允许制造具有良好电容循环保持力的多孔电极。[20,21]

用于电子皮肤应用的超薄纸微型超级电容器

用于电子皮肤应用的超薄纸微型超级电容器PDF文件第1页

用于电子皮肤应用的超薄纸微型超级电容器PDF文件第2页

用于电子皮肤应用的超薄纸微型超级电容器PDF文件第3页

用于电子皮肤应用的超薄纸微型超级电容器PDF文件第4页

用于电子皮肤应用的超薄纸微型超级电容器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2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