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已经开发出能够进行多模式运动的机器,这些机器能够在非结构化环境中机动,用于搜索和救援行动、[2] 监控和防御等应用。 [3] 这种多模态性通常通过 i)身体形状变形、ii)步态改变或 iii)使用不同的驱动或推进机制实现。 一种流行的方法是使用专门用于相应环境中运动的不同推进机制(例如,螺旋桨用于飞行和游泳,轮子用于陆地运动 [4,5] )。 然而,多种推进机制会使设计复杂化,并增加此类系统的重量。 同样,使用能够实现不同步态和运动模式的单一推进机制可以简化设计,但通常会导致在某些环境中的移动性受到更多限制。 [6–8] 一种有前途的替代方案是利用身体的可逆形状变形,这样就可以重新调整一组常见的执行器或机器人肢体,以执行新的地面接触或流体结构相互作用模式(参见参考文献 [9–11] 中的示例)。软机器人特别适合可逆形状变化,因为它们具有机械可变形性和对受控刺激的形态反应。最近,Baines 等人提出了一种形状变形肢体,它可以利用刚度调节在鳍状肢和腿之间变换。[12] 这种肢体被安装在受海龟启发的机器人 [6] 上,以促进两栖运动。Shah 等人提出了一种

用于可重构多模态软机器人的高动态双稳态软执行器

用于可重构多模态软机器人的高动态双稳态软执行器PDF文件第1页

用于可重构多模态软机器人的高动态双稳态软执行器PDF文件第2页

用于可重构多模态软机器人的高动态双稳态软执行器PDF文件第3页

用于可重构多模态软机器人的高动态双稳态软执行器PDF文件第4页

用于可重构多模态软机器人的高动态双稳态软执行器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