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摘要:有机磷酸酯农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和随之而来的乙酰胆碱积累的不良影响而发挥毒性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持续亚急性施用有机磷酸酯而持续抑制胆碱酯酶会导致毒性的初始迹象逐渐消失,这被称为行为耐受性。在本研究中,在施用急性和亚急性剂量的有机磷酸酯磷胺后,检查了大鼠大脑不同区域的胆碱酯酶活性。雄性白化大鼠的各组分别接受一次性急性剂量 1/2 LD 50(6.64 毫克/千克体重/天),以及每日亚急性口服剂量磷胺(4.333 毫克,相当于 1/3 LD 50),持续 15 天。测量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乙酰胆碱酯酶 (AChE)、红细胞胆碱酯酶 (EChE) 和血浆胆碱酯酶 (PChE) 的活性。所有胆碱酯酶的活性均下降,且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的下降程度不同。急性和亚急性给药下纹状体活性下降最大。亚急性给药后 1 天内观察到 AChE 和 PChE 活性受到更大抑制,而 EChE 活性在亚急性给药 15 天内下降幅度最大。亚急性给药下 AChE 和 PChE 随时间恢复至对照水平,但 EChE 未恢复。7 天后,与我们在其他研究中一样,大多数毒性体征和症状消失,而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一直持续到第 15 天,表明对磷胺的行为耐受性正在形成。伪胆碱酯酶活性似乎在调节胆碱酯酶的稳态和对磷胺的症状耐受性的产生中发挥着作用。

急性和亚急性期间的胆碱酯酶活性......

急性和亚急性期间的胆碱酯酶活性......PDF文件第1页

急性和亚急性期间的胆碱酯酶活性......PDF文件第2页

急性和亚急性期间的胆碱酯酶活性......PDF文件第3页

急性和亚急性期间的胆碱酯酶活性......PDF文件第4页

急性和亚急性期间的胆碱酯酶活性......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