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政府认识到,可持续的未来需要以创新和跨学科的方式解决快速变化的世界带来的新问题。培养学习者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体现在教育目标中(经合组织教育 2030;联合国 2030 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2018 年)。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首先源于教育领域的发展,教育领域意识到不仅需要内容,还需要高阶思维(De Boer,1991;Sanders 等人,2011 年)。此外,教育领域发生了全球变革,出现了让所有学生参与 STEM 领域的教学法。艺术被加入其中,并被认为可以吸引学生,促进包容和性别平等的课堂,从而帮助取得成功并促进所有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Bae 等人,2014;Harris 和 de Bruin,2017 年)。这导致了创造性艺术与科学和技术学科 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融合。然而,人们不禁会质疑如何实现教育目标以及是否能够实现。例如,当今的课堂越来越多元文化,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理解文化差异,这是教师跨文化能力的一部分(例如 Wursten 和 Jacobs,2013 年;Thapa,2020 年)。此外,尽管实证研究有所增加(概述见 Saptono 和 Hidayah,2020 年),但 STEM 教育的许多推理过程,特别是与科学创造性推理有关的过程,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Sternberg 等人,2020 年)。一些研究发现社会(de Vries 和 Lubart,2017)或跨文化方面与科学创造性认知有关(De Vries,2018)。这些结果表明,STEAM 教学可能也存在文化因素,而这些因素目前尚不清楚。关于 STEAM 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例如,Barlex 和 Pitt,2000;Keys 和 Bryan,2001),将实证研究的结果与教学实践的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情况很少。总体而言,STEAM 框架内存在一个空白,即科学创造力的社会和文化方面如何真正成为创造性认知的基础。因此,教学实践在文化上并不适应培养创造性认知。因此,挑战在于将艺术最佳地融入 STEAM 教育,以实现教育目标。STEAM 教育的一个特别有趣的探索领域是空间领域。航天工业是通过国际合作、跨学科和创新思维发展起来的。许多人认识到太空对学习者的吸引力。根据动机理论,当学生通过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享受、满足和挑战而受到内在激励时,他们的创造力最强(Amabile,1996;Amabile 和 Fisher,2000;Hennessey 等人)。,2015 年)。内在动机也与深度学习有关( Vansteenkiste 等人,2006 年)。因此,空间领域的兴趣和想象力代表了培养 STEAM 教育创造力方面的适当环境(见附件 1)。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