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我们描述了如何将轴棱镜和透镜直接组合起来,为激光材料加工应用提供简单而有效的光束整形解决方案。我们产生了 1550 nm 的高角度伪贝塞尔微光束,这很难通过其他方法产生。结合飞秒脉冲的适当拉伸,我们可以获得半导体内部的优化条件,从而开发出高纵横比折射率写入方法。使用超快显微镜技术,我们用 200 fs 和 50 ps 脉冲表征了硅内部传递的局部强度和触发的电离动力学。虽然两种情况下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相似,但我们表明,重复的皮秒辐照会在激光束方向上自发地产生永久性的改变,从前表面损伤到辐照硅晶片的背面。与当今为电介质演示的直接微爆炸和微通道钻孔条件类似的条件仍然无法实现。尽管如此,这项工作证明了能量密度高于以前在半导体中实现的水平,并且是一种新颖的冲击写入模式,可以在硅中创建长宽比超过 ~700 的结构,而无需任何光束运动。沿观察到的微等离子体通道估计的电导率瞬态变化和测量的接近光速的电离前沿支持了在 GHz 重复率下光学可控的垂直电连接的设想。根据测量的超过 10 −2 的正折射率变化,通过冲击写入获得的永久性硅改性是光导结构。这些发现为电气和光学硅通孔的独特单片解决方案打开了大门,而硅通孔是 3D 芯片堆栈中垂直互连的关键元件。

使用轴棱镜双合透镜聚焦的红外激光脉冲通过硅形成超高纵横比结构

使用轴棱镜双合透镜聚焦的红外激光脉冲通过硅形成超高纵横比结构PDF文件第1页

使用轴棱镜双合透镜聚焦的红外激光脉冲通过硅形成超高纵横比结构PDF文件第2页

使用轴棱镜双合透镜聚焦的红外激光脉冲通过硅形成超高纵横比结构PDF文件第3页

使用轴棱镜双合透镜聚焦的红外激光脉冲通过硅形成超高纵横比结构PDF文件第4页

使用轴棱镜双合透镜聚焦的红外激光脉冲通过硅形成超高纵横比结构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15 年
¥1.0
2024 年
¥2.0
2021 年
¥1.0
2023 年
¥1.0
2020 年
¥1.0
1900 年
¥8.0
2018 年
¥26.0
2018 年
¥6.0
2022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