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豇豆能够在高温环境下茁壮成长,但其产量会受到高温胁迫的阻碍,尤其是在夜间气温超过 17 ◦ C 时。该作物的种质库可能具有显著的遗传变异性,可以利用这些遗传变异性培育耐热品种。在改良作物耐热性方面取得的进展有限,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典型的炎热短日环境下。目前仅培育出少数耐热品种,部分原因是人们对耐热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基因型的影响了解有限,以及表型不精确。本综述重点介绍了耐热豇豆基因型培育方面的主要成就、挑战和未来方向,并提供了近期文献中的更多信息,为豇豆耐热性相关性状的文献做出了贡献。我们认为,在开发适应目标生产环境的品种时,尚未充分利用豇豆耐热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性。因此,应注意评估作物的遗传库,针对提高耐热性的适应性、形态和生理性状。我们建议育种计划将全株生理性状的表型分析和分子育种结合起来,以确定育种者友好的常规选择标记。随后,应利用现代遗传和基因组资源(如创新遗传资源、基因组选择、快速育种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将耐热有利等位基因引入适应性易感品种。这些工具在快速开发改良耐热品种和结合豇豆农民和消费者所偏爱的必备特性方面具有巨大前景。鉴于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大气温度升高,迫切需要开发耐热豇豆品种,以确保当前和未来种植和农业食品系统的可持续性。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