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2.0

20 多年前,ADC 首次进入肿瘤临床,2000 年 FDA 批准抗 CD33 吉妥珠单抗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DC 由单克隆抗体骨架通过接头与强效细胞毒性化疗有效载荷结合而成;因此,这些药物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的。其作用机制的核心是抗体与癌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质结合,受体-ADC 复合物进入癌细胞,随后在细胞内释放细胞毒素,同时不伤害正常细胞(Nat Rev Clin Oncol 2021;18:327)。通过这种 ADC 靶向方法,可以安全地以高出数倍的效力递送细胞毒性化疗,与非结合化疗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肿瘤功效。这种细胞毒性机制可能触发免疫细胞的激活和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性,从而可能引发长期免疫反应(Sci Transl Med 2015; 7:315)。靶标识别和对抗体 Fc 区、细胞毒性有效载荷、药物与抗体的比例、连接子稳定性和膜通透性的生物工程改造导致了新一代 ADC 的产生,随后被批准用于越来越多的

肺癌最新动态

肺癌最新动态PDF文件第1页

肺癌最新动态PDF文件第2页

肺癌最新动态PDF文件第3页

肺癌最新动态PDF文件第4页

肺癌最新动态PDF文件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