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恶性肿瘤。目前,仍缺乏神经胶质瘤的有效治疗选择。中性粒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ME)的重要成员,被广泛分布在循环中。最近,发现颅神经通道和颅内淋巴管已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嗜中性粒细胞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见解。大脑中的中性粒细胞可能源自头骨和邻近的椎骨骨髓。他们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越过血脑屏障(BBB)并进入脑实质,随后迁移到胶质瘤TME,并在与肿瘤细胞接触后经历了表型变化。在糖酵解代谢模型下,中性粒细胞在癌症进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复杂和双重功能,包括参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进展,免疫抑制和抗肿瘤作用。此外,TME中的中性粒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在癌症免疫疗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靶向嗜中性粒细胞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并改善了癌症治疗的效率。本文回顾了嗜中性粒细胞中嗜中性粒细胞的分子机制,从外部环境中填充中枢神经系统,详细说明了在神经胶质瘤的背景下的起源,功能,分类和靶向疗法。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