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精准肿瘤学中患者来源的类器官——走向个体科学?Sara Green 1,2、Mie Seest Dam 2 和 Mette Nordahl Svendsen 2 摘要 科学哲学中的一个有趣问题是,通过个性化医疗的新技术和实践,“个体”在科学和社会上是如何构成的。一种更好地解释患者差异的新方法是根据来自个体癌症患者的肿瘤样本开发所谓的肿瘤类器官。鉴于其能够重现肿瘤异质性,患者来源的模型被认为是医学中“个体科学”或“单一患者范式”的突破性进展。但是,体外模型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并且可取——成为患者或患者类型的“替代品”?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结合了实验室研究和临床研究实践的哲学和人种学分析。我们分析了关于类器官证据状态的认识论不确定性与关于癌症本身性质的本体论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并记录了确定个性化医疗中何种程度的变化具有科学和临床意义的挑战。此外,我们展示了当尝试使用肿瘤类器官进行针对特定患者的药物筛选时,认识论和伦理影响是如何交叉的。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在患者的希望和认识论的不确定性之间陷入困境。 关键词:个性化医疗;精准肿瘤学;肿瘤类器官;肿瘤异质性;患者来源的模型 1. 简介 个性化医疗提出了一些有趣的哲学问题,即在疾病类别变得高度分层的背景下,什么才算是好的转化模型和适当的证据。我们在此关注精准肿瘤学,该领域被誉为个性化或精准医疗中最先进的领域(Plutynski,本卷)3。在这种背景下,目前正在开发个性化模型,试图解释个体患者肿瘤的遗传异质性。本章重点介绍所谓的肿瘤类器官,即从个体患者的肿瘤样本中开发出来的 3D 培养物。我们探讨了在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如何看待和协商类器官的转化潜力,并讨论了有关类器官表征状态的认知不确定性如何与患者护理的伦理考虑相交叉。

1 精准肿瘤学中的患者来源的类器官

1 精准肿瘤学中的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DF文件第1页

1 精准肿瘤学中的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DF文件第2页

1 精准肿瘤学中的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DF文件第3页

1 精准肿瘤学中的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DF文件第4页

1 精准肿瘤学中的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4 年
¥5.0
2024 年
¥1.0
2024 年
¥8.0
2024 年
¥1.0
2022 年
¥1.0
2022 年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