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1 是锌转运蛋白家族的成员,也是转移性乳腺癌中的雌激素调节基因。虽然正常组织表达有限,但研究发现 LIV-1 在乳腺癌(93%)以及黑色素瘤(82%)、前列腺癌(72%)、卵巢癌(48%)和子宫癌(30%)中过表达 [1]。LIV-1 被认为是开发 ADC 疗法的有吸引力的细胞表面靶点之一。为了开发下一代 LIV1 靶向 ADC,我们生成了 48D6,这是一种专有的新型人源化抗 LIV-1 mAb,具有高亲和力、特异性、内化能力、独特表位和改进的小鼠药代动力学特征。体外研究表明,乳腺肿瘤细胞(如 MDA-MB-468 和 MCF-7)对 Topo I 抑制剂的敏感性高于 MMAE。因此,我们利用糖基转移酶介导的位点特异性结合生成了两种基于 Topo I 抑制剂的 ADC(ADC-1 和 ADC-2)。ADC-1 和 ADC-2 的药物抗体比 (DAR) 均为 4,但具有两种不同的 Topo I 抑制剂有效载荷。还合成了具有相同位点特异性结合和 DAR4 的基于 MMAE 的 ADC(ADC-3)作为对照。与 SGN-LIV1A 类似物 (DAR4) 或 ADC-3 相比,ADC-1 和 ADC-2 在体外对表达人 LIV-1 的肿瘤细胞表现出相似且特定的细胞毒活性。在人 LIV-1 转染的 MDA-MB-468 三阴性乳腺癌 (TNBC) 肿瘤模型中,ADC-1 或 ADC-2 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抗肿瘤活性,并且比 SGN-LIV1A 类似物或 ADC-3 更有效3 mg/kg剂量下第30天肿瘤生长抑制(TGI)%为:ADC-1 92.4%、ADC-2 94.7%、ADC-3 68.5%、SGN-LIV1A类似物57.0%;3 mg/kg剂量下,SGN-LIV1A类似物或ADC-3的总有效率(ORR,肿瘤体积较基线减少50%)为0%,ADC-1和ADC-2的ORR分别为40%和70%。6 mg/kg剂量下,第42天ADC-1和ADC-2的ORR分别为90%和100%,CR率分别为90%和100%。ADC-1和ADC-2在3和6 mg/kg剂量下,小鼠体重均无明显变化。 ADC-1 和 ADC-2 增强的抗肿瘤活性可能是由于 48D6 与 LIV-1 的高亲和力结合以及 Topo I 抑制剂在乳腺肿瘤细胞中的高细胞毒性所致。这些数据值得进一步研究领先的 LIV-1 靶向 ADC(ADC-1 和 ADC-2),作为 LIV-1 阳性乳腺癌和其他实体肿瘤的潜在下一代治疗剂。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