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治疗遗传疾病、神经病、癌症和病毒感染的分子疗法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治疗方法利用分子探针(即小干扰 RNA(siRNA)、反义寡核苷酸 (ASO) 和信使 RNA (mRNA))在基因层面上作用以删除、替换或改变特定基因的表达,最终目的是提供更有效、更持久的治疗。1 随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米泊美生钠 (Kynamro™) (2013),2 一种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 (ATTR) 的第二代 ASO 疗法,人们在设计可提高这些分子探针的生物利用度并促进其临床转化的载体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这反过来又刺激了目前正在临床上使用的不同基因药物的开发 3,4 ,包括最近批准的疫苗 5 - 8